6月22日,我校文传学院在陕南文化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点培育学科研究生联合培养导师聘任仪式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研讨会。学校科研处处长刘强应邀出席,文传学院院长戴承元、副院长杨运庚,研究生导师李春平、孙鸿、郑继猛,本次受聘的行业研究生联合培养导师、汉滨高级中学副校长程时进,安康中学高级教师王治义、武皓粼、张铁军,汉滨初中高级教师全东、张绪凤、王勇,安康中学初中部张学超等八位教师出席了聘任仪式并参与了研讨会。聘任仪式及研讨会由杨运庚主持。
刘强在致辞中对本次受聘导师长期以来对我校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所付出的辛劳和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认为此次研究生联合培养导师的关系建立是基于红足一1世2站“转型”和“升级”双重重点工作的需要,希望双方导师把握历史发展脉络,抓住时代发展契机,把导师身份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义务,紧密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促进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
戴承元为中学行业导师程时进、王治义、武皓粼、张铁军,全东、张绪凤、王勇,张学超等八位教师颁发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导师聘书。
杨运庚介绍了本次受聘导师在中学教学领域的影响力以及长期以来在我校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中所作出的贡献,同时介绍了聘任行业研究生联合培养导师的政策背景和学科背景以及我校硕士点培育学科建设工作的进展和所取得的阶段性成绩。
聘任仪式后,与会人员就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热点、改革的困境、存在的普遍问题、中学语文人文性工具性之间的关系、高考语文试卷命题导向及走向,如何改变语文教学方法及思路、青年语文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与会教师各抒己见,发言精彩深邃,展现了我市语文教师锐意进取的实践精神和善思善研的敬业精神。大家普遍认为此次讨论受益匪浅,希望红足一1世2站文学传学院围绕中学语文教育教学问题经常召集研讨会,破解教学实践中的疑惑和困惑。
戴承元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此次研讨会的价值,认为本次研讨会为中小学和高校如何针对性地设置特色课程,如何做到高校和中小学的有效衔接等问题提供了一些建议,厘清了师范生人才培养的思路,通过思想的交锋,开拓了双方教育教学的视野。
(撰稿、摄影/王薇薇 审核/杨运庚 芦伟 发布/悠然)